歡迎收看今日頭條新聞。現在是什麼推動了市場?即時了解重要新聞 —— 在疫情爆發起初,生技疫苗股的「天國一輝」,包含中天(4128)、杏國(4192)、合一(4743)及杏輝(1734),這4支股票在全球疫情肆虐下,被散戶瘋狂追逐。中天(4128)從開始的 13 元一路上漲,最高時有著 80 元的天價。而其他生技股也都有超過 300% 以上的漲幅,實為驚人!但靠著題材上漲的股票經常來得快也去得快,在年底封關之時,中天的股價已回落至 68 元的關卡了。

「天國一輝」這4支生技股飆漲前,其實市場上早就已經有三期解盲的消息,而當解盲結果一出來,股價就一飛衝天。
內容目錄
公司估價演進
首先,我們先來了解華爾街分析師對公司估價的趨勢變化,早期在評估一間公司主要是依靠公司的 (1)穩定的股息、(2)過去的盈餘紀錄、(3)有形資產價值,來決定一間公司的股價。
而後期評估一間公司,比起參考過去的財務紀錄,更看重的是「未來的盈餘成長」,也就是盈餘趨勢 (預期未來的盈餘變化)。
而造成這個變化的原因:
- 分析師認為過去的發放的股息和平均盈餘,不能成為未來的配息趨勢或是盈餘趨勢的指標;
- 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,每當新的科技一出現,舊有的科技價值馬上就會掉了一大半。
因此分析師認為,有利的產業地位和有效的管理策略,會比公司的資產價值更為重要。
舉例來說,1914年以前鐵路還是吸引許多人投資的產業,但當飛機和汽車這些新型的運輸工具興起,鐵路股的價值就掉了一大半。
公司股價變動
我們要了解,股價短期會因為兩種原因而變動: 預期和盈餘意外。
預期
預期指的就是消息面,由於預期這項消息即將公佈,股價因此上漲;但是,等到消息真的成為事實,股價往往反而會下跌。
當市場對某產業的前景產生看法上的改變,會使得相關產業的公司股票估值發生變動,連動的影響整個產業股價的漲跌,尤其產業中的龍頭公司影響最大。其中政府的政策是典型的代表。
舉例來說,近年來全球各國對能源車的各項補助減稅、禁止燃油車的政策,讓電動車龍頭特斯拉 (美股代碼 : TSLA) 和中國電動車蔚來汽車 (美股代碼 : NIO) 的股價在2020年分別上漲743%和1112%。

政府對再生能源的各項減免優惠措施,也讓全球最大的風力和太陽能發電業者新紀元能源公司(美股代碼 : NEE) 從2016年至2020年的股票年化報酬率為24.4%,過去10年股價則總共上漲493%。

盈餘意外
前面有說過,現在華爾街分析師評估一間公司股價,看重的是「未來的盈餘成長」。
大型法人機構都會有專業的分析師,預測公司未來的盈餘趨勢。這些分析師會透過公司的新訂單、成本變化、經濟增長、公司新聞等建立財務模型來預測。
這些大型法人機構請了那麼多分析師預測出來的結果,也會跟著預先買進。沒理由花了那麼多錢請了分析師,就是單單出一份報告而已。
當公司公佈其財報盈餘時,如果遠遠高於分析師的結果,那股價就會往上;相反的,遠遠低於分析師的結果,那股價就會往下。如果是和預測相距不遠,那這些大型法人機構就會獲利了結,留下虧錢的散戶。
當然,每個投資機構的策略都不同,每次的狀況也不同,股價走向不一定如我上面所說。只是提供一種洞察給大家參考。
這些盈餘預測你可以從Yahoo! Finance、Zacks等查詢到。
👉 Yahoo! Finance實際操作
1. 點入Yahoo! Finance,輸入股票代碼

2. 點選 Analysis

3. 就可以看到該網站分析師的盈餘預測(Earning Estimates)

👉 Zacks實際操作
1. 點入Zacks,輸入股票代碼

2. 點選 Detailed Earning Estimates

3. 就可以看到該網站分析師的盈餘預測(Earning Estimates)

財報 & 電話會議
市場上的資訊那麼多,最好避免二手資訊,因為二手資訊很容易出現內容造假、被曲解或斷章取義的狀況。甚至是錯誤引導或帶風向。
財報是上市公司要呈交給美國證卷交易委員會的正式文件,基本上就是第一手資訊,所以一開始最好從「財報」開始研究。
延伸閱讀: 10分鐘學會閱讀三大財報,你怎麼能不學?
財報
財報是公司給股東的成績單,會記錄著過去一年或一季的財務數據和營運狀況。
美國上市公司公佈四次財報,從每年1、4、7、10月的第二週開始,就會有許多美國重量級的大公司發布財報,因此也叫做「超級財報週」。
這些資訊都可以從美國證卷交易委員會(SEC, The U.S.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)找到,只要輸入美股代碼就可以取得所有美股上市公司的財報。
👉 SEC 實際操作
1. 進入網站SEC,點選COMPANY FILINGS

2. 輸入美股代號

3. 點選10-K (annual reports) and 10-Q (quarterly reports) 即可免費取得財報

電話會議 (美國上市公司)
雖然公司會提供財報,但是文字是死的,光靠財報無法說明清楚,股東也會對財報上的數字或未來前景有疑問,所以上市公司通常在公佈財報後,就會緊接著辦一場說明會。
這個說明會,美國一般稱為電話會議 (telephone call or earning call),目的是藉由電話會議,對投資人說明公司目前營運狀況及未來獲利前景,電話會議通常每季舉辦一次。這是投資者獲得第一手資訊最好的地方。
因為美國幅員遼闊,通常以電話會議或網路直播的形式,所以稱為電話會議。電話會議並不是法律規定一定要舉辦,所以並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有電話會議。
電話會議現場只有法人可以參加,散戶無法參加,但散戶仍然可以透過電話會議或網絡直播觀看,只是因為人不在現場,無法提問。
美國的電話會議可以從Seeking alpha找到逐字稿。

法說會 (台灣上市公司)
通常台灣上市公司一年公佈一次財報,同樣會有說明會。台灣稱為法說會,全名是「對法人投資機構的業績說明會」。通常是一年舉辦一次。
台灣的法說會可以從公開資訊觀測站找到影片。
股東大會
股東大會(Shareholder meeting)是股東針對某些事項進行投票,例如選舉董事、管理賬目和批准財務報表。即使你只有持有一股,都可以參加股東大會。
為什麼需要召開這樣的會議呢?
雖然公司主要是由管理層在執行,但是透過股東大會可以讓股東更了解公司的營運,且參與管理層提出的建議,股東同時也能表達他們對公司治理、管理和方向的看法的機會,包括反映公司CEO薪水太高、公司要在乎環境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等。
以波克夏股東大會為例,已經變成許多投資人朝聖的活動。可以看到股神巴菲特和他的夥伴蒙格已經90幾歲,還可以很有邏輯且幽默的回覆股東的問題連續5小時,真是讓人感到佩服。
網路資源
身為投資人不一定需要每天盯盤,但絕對需要每天關注世界各地的重大新聞、市場動態、財經頭條,確保自己跟上市場的最新脈動和科技發展。
接下來是我推薦一些不錯的網路資源
▸華爾街日報 (The Wall Street Journal)
《華爾街日報》是美國最受信任的新聞來源,以美國商業為中心的國際日報。
據說華爾街日報記者最能深入聯準會內部,聯準會也經常會先透過《華爾街日報》探風向,因此也被稱為「聯準會傳聲筒」。
查理·蒙格曾說過,線上新聞網站只有《華爾街日報》收費,都還是有很多用戶願意收費,就可以知道《華爾街日報》的地位。《華爾街日報》雖然是要收費的才能閱讀的,但是一個月 US$ 4.99 其實也不貴。
類似的第一手新聞網站還有CNBC。

高盛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投資銀行、證券和投資管理公司。在高盛工作過的人,履歷就像是鍍一層金。
高盛網站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團隊對經濟、市場和行業的研究報告。當然,如果你是高盛投行的客戶,可以收到更專業的研究报告,不過我相信高盛網站的免費資訊就已經很足夠了。
類似的投行網站還有Morgan Stanley、JP Morgan等
Seeking Alpha 是世界上最大的投資社群網站,裡面有許多投資者分享的投資理念、市場的最新消息、討論股票的優缺點等資訊。我自己從中也獲得許多投資策略的靈感。
Seeking Alpha 也是要收費,好網站哪有不收費的,訂閱 Seeking Alpha Premium 一年收費 US$ 119,或每個月US$ 29.99。
類似的投資網站還有 InvestorPlace、The Motley Fool、TechCrunch、GuruFocus等。
結論
雖然資訊很多,但也不需要什麼都看,搞到資訊焦慮。最重要的還是要把資訊依公司或產業分門別類,建立專屬的資料夾,建構自己的知識圈和寫下自己的分析心得。